《一画一世界》之《炒豆子》

发表时间:2023-01-06 18:35:06

微信图片_20230106181223.jpg

《炒豆子》  沈扬林  安徽青阳

我原以为是炒大米,可是细想,这母亲咋想的,这么几颗大米炒一锅?结果一看作者给作品取得名字叫《炒豆子》,我不禁哑然失笑,也不知沈扬林家炒的是什么豆子?说是南瓜子或者松子仁还有点像,说是豆子,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豆子。

或许这就是农民画的可爱之处吧!想画成咋样就咋样。我说是就是,不是也是。这就是我家的豆子,就长成这样,我喜欢。

是啊,地里长出的地瓜没有一个是长一样的,爬藤上长得南瓜、冬瓜、西瓜、丝瓜没有一个是一样的。这世上没有两颗一模一样的果子,凭什么我家的豆子就一定要长成你想象的样子呢?

农民画与孩子的画有着相似的天真与童趣,唯一不同的是,农民画里的人物都在劳动,而孩子们的画中人都在玩耍。另外,画里的东西也是有区别的,农民画里的物什大多是农具或者是日常用品,或挂在墙上,或摆在地上,多半井井有条。而孩子们画中的东西大多都是玩具。还有,大人的画面多数专注于眼前的生活,焦点多半都落在地上,而孩子的画面多数在于想象,他们会画天上的云彩,甚至星辰大海。

这就是人生,就是生活。随着年纪慢慢长大,岁月渐渐流逝,梦想越来越少,而变得越来越现实。炒豆子,甚至成了生活中最浪漫的事。

是的,在我小时候,炒豆子是父母觉得最浪漫最美好的事。每当大雨天,无法下田去干活,父亲就在灶膛添柴烧火,母亲则站在大铁锅前拿着锅铲炒豆子,俩人配合默契。炒豆子的声音就像一首交响曲,母亲的锅铲就像一根指挥棒,从最初千篇一律步调一致的“沙沙”声,到后面随着锅的温度不断升高,香气慢慢四溢,豆子就开始一个个炸裂开来,继而此起彼伏地蹦条起来。

那时,我最喜欢站在离锅不远不近的地方。不能太近,太近了豆子很容易蹦到自己身上。也不能站得太远,太远了,蹦出来的豆子就不能第一时间抓到,且很可能被哥哥抢先找到。凭借我的眼疾手快,那些蹦出锅外的豆子基本无一例外的都会落到我的手中。不过我也不一人独享,我会给在灶膛烧火的父亲送上一颗,也给哥哥恩赐般地送上一两颗。养母因为牙口不好,我甚至还把豆子嚼碎了再给她,她也要,还吃得津津有味。那时,我觉得很幸福。那时一家人不吵架,养母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一股难得的温和。等豆子全炒好了,还会给我抓上满满的一把,装在我的口袋里。

农村里其实满地都是豆子,但不知为何,炒豆子却成了那么稀奇幸福的事。看到沈扬林的这幅《炒豆子》,竟然令我想起了小时候炒豆子的时光。豆子是很硬的,但是炒豆子的时光,心却是那么温柔。(文字:沈思源)

微信图片_20221224153100.jpg

沈思源

中国当代作家、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首席艺术评论员、纪录片出品人、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副主席、源点思想库创始人。
擅长透过文字洞悉人性,通过写作直抵生命本质。著有《何去何从》《漂魂》《水里的圣经》《返思录》《梦醒记》《太阳之子》《安之书》《孤独之美》《天才女人》《我的爱》《二囡家书》《必由之路》《走着走着就遇见了》《身心健康密码》《生命是一场喜悦的旅程》等多部长篇小说及各类文学作品。她一直坚守文以载道,将自己的思考和写作专注于探求宇宙的实相、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。


注册机构: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  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
电话:01062881189
邮箱:nongminshuhua@126.com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西小府甲23号  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
返回首页